有时候在想,学不会拒绝的人只会让自己和别人受伤。我想,活着就是这样,与其说和困难较劲,我宁说是和自己抗争。人有时会觉得孤独,其实是自我太过关注。过分感性的人在关注别人的同时,最害怕的是自己受伤。
梅雨季的夜里没有星星,天空总是阴阴沉沉,想是清明前荒芜了许久的冢,让人觉得寒心。可是,就再这样的夜里,却总有人想着要数星星。人总是渴望那些得不到的东西。读佛前蜘蛛与甘露的故事,才明白世间最珍贵的不是“已失去”和“未得到”而是好好把握自己已经得到的幸福。唐诗里有这么一句:“不如怜取眼前人”说的也便是这么个道理了。可叹的是,世人看重的恰恰是那些已失去和未得到的,一如在雨夜里寻找星星。也道世人不知足吧,红楼中的《好了歌》在这样世俗的社会里,是没有多少人会深读的…
都很清楚自己是在挣扎,在世俗的泥潭里下陷,却始终没有人愿意清醒。“以心为形役”在今看来要换个名词了,曰:“有上进心”,其实我辈更愿称其为“有下陷心”。并不是有什么愤世嫉俗、去世离尘之想,只是觉得有些话不得不说,也许像《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》里面说的那样,我也只是“有一种非写不可是使命感”。再至于清代四大谴责小说、冯梦龙三言两拍,《猛回头》之类,都是一样的针砭时弊之作,只是而今愿说实话的人越发少了些而已。纸醉金迷,灯红酒绿,满眼的繁华谁肯轻易舍弃呢?!可惜啊,不禁然想起姜夔的《扬州慢》,可我知道你又在怪我想的太远太多了…
每个人都是只刺猬。危险逼近的时候,总是在害怕自己受伤,把自己紧紧踡缩在坚硬的猬甲里,再不去理会自己满身的刺是否会给别人带来伤害。害怕受伤,却始终给别人以疼痛,似乎我们都爱用这样的方式作为自己存在的证明。对外的宣称永远都是:“我只是怕你受到伤害”,可是心里面的话永远都是:“我不能让任何人伤害自己,我已经禁不起了。”可是,又有谁是喜欢被伤害的呢?
一定程度上说,我们都只会自我关注。其实情感的交流永远都会是对等和相互的,总是付出的人总是受伤,得不到任何回应你会觉得这一切不过是自己得自轻自贱,自作多情,一厢情愿罢了。为什么?还是那句话,人往往在关注别人的同时,更多是自我关注,可怜可叹…
有时候,梦只是用来牵挂人的。像弗洛伊德理论中提到的那样,人的梦境总是在反映现实的问题,这样来看总处在梦境中对于有些人来说,未尝不是一种解脱。昨天看了《盗梦空间》,总觉得Mr。Cobb挺可怜的,只有在梦里才可以和Mal以及儿女们团聚。活着尽管不容易,可是要维持梦境才是真正的不容易。那些只有在虚幻中才能得到真实的人,是多么可怜啊…
你,聪明的,告诉我,梅雨夜里数星星的人,是醉是醒?